近日,在行健楼B203会议室,理学院原院长、市教育系统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费学宁教授为青年科研骨干教师做了科研成果申报工作专题报告,进行了指导交流。理学院党委书记蓝云泉、院长贾国治等学院领导及学科骨干教师参会。

蓝云泉代表学院致欢迎辞,对费学宁教授在理学院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贡献给予肯定和感谢。经学院党委研究,决定聘请费学宁教授为理学院特聘教授,充分发挥费教授劳模创新工作室作用,助力学院学科建设、科研教学及青年人才培养。贾国治为费学宁教授颁发了理学院特聘教授聘书。
费学宁教授以《科研教学成果表达与规划——以天津市科技进步奖为例》为题作专题报告。重点解读了天津市科技进步奖的设置背景、评审导向以及申报流程,从“项目摘要—创新点—应用证明”到“代表性论文、发明专利、著作”逐层拆解,分享了“创新点如何提炼为‘首创’‘突破’‘引领’三级表述”。费教授谈到,高质量科研工作必须围绕“需求—创新—应用—价值”循序渐进,学院科研工作要持续深化有组织科研、不断拓宽学术资源,在科研攻关、人才培养、团队建设等方面协同推进,推动成果与社会需求精准对接,力争产出高水平标志性科研成果。
费学宁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于2015年,是学校首批获批的市教育系统劳模创新工作室,多年来带领科研团队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培养了大量青年科研骨干教师,有效推动了学院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费学宁教授退休后,始终关心学院事业发展和青年教师成长,充分发挥了劳模创新工作室作用,持续多年为学校申报科技进步奖工作和学院科研工作开展辅导和交流,为学院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了贡献。
近年来,理学院科研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年度科研经费屡创历史新高,今年已提前完成年度科研经费任务,并继续努力实现新的突破,为学校事业发展贡献力量。